云财要闻

云财要闻

    当前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云财要闻 > 正文

    【党史学习教育】将新时代的“西畴精神”转化为推动学校工作的动力

    发布日期:2021-05-24点击: 发布人:云财记者团 罗明珠 崔竞予 段铄菓/文 刘诗雨 毕润 王捷 罗浩文 吴鑫/图

    “西畴在哪儿?”

    “新时代‘西畴精神’是什么?”

    “‘西畴精神’凭什么?”

    5月21日下午,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新时代“西畴精神”宣讲团走进bob投注官方下载,6位宣讲团成员饱含深情,用朴素的语言,以亲历者、实干者、见证者的视角,动情讲述了炸石造地、自发修路、发展产业、守边固边、服务群众、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,为我校师生党员上了一堂特殊的党史学习教育课。

    最后一公里  苦熬不如苦干

    “人生中要走很多路,有一条路不能回头,就是放弃的路;有一条路不能拒绝,就是成长的路;有一条路不能迷失,就是幸运的路;有一条路不能停止,就是奋斗的路;有一条路不能忘记,就是回家的路。”

    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、被称为“当代愚公”的李华明以《最后一公里》为题进行分享。

    西畴县岩头村位于大山深处悬崖峭壁之上,因为不通公路,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。作为岩头村村小组长的李华明深刻意识到“只有修路,才有出路”,从2003年到2015年,他组织动员村民集资、出劳动力修路,面对困难选择迎难而上,面对质疑始终坚守初心,十二年如一日,终于在2015年打通了进入岩头村的最后一公里。路终于修通,李华明高兴地说“岩头村不仅通了路,更通了精神!”

    “有草果的地方,就是我们中国的土地!”

    “有草果的地方,就是我们中国的土地!”来自富宁县的全国优秀界务员林永权以《扎根边疆 心向中央》为题,讲述了他带领村民发展产业,在26公里的国境线上栽种七千多亩草果,种出了一条绿色、美丽“国界线”的经历。

    当初由于家乡产业单一,留不住年轻人,林永权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,他召集村里的班子成员开会,想办法鼓励年轻人回乡发展产业,最终带领群众成立了14个产业合作社。如今,边境产业做好了,把年轻人留住了,也把边关守好了。林永权说,一路走来虽然吃了很多苦,但他觉得值得。

    “西畴精神”就是靠一双双手干出来的

    西畴县百汇林果药材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程敦儒以《我的绿水青山梦》为题,分享了自己从80年代的“万元户”,无奈成为90年代的困难户,后来通过上山开荒种植中药材,依靠自身的努力成功奔小康的故事。

    在绿化荒山发展林下种植业的过程中,程敦儒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帮助下,带领群众建基地、成立合作社、办公司。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,他的公司帮扶了886户贫困户,帮助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。

    已经71岁的他动情地说:“虽然我的牙齿是假的,一头黑发是染的,但是我这双手上磨出的老茧是真的。我还要继续干,西畴精神就是靠一双双手干出来的!”

    老百姓的日子好了就是我们村干部最大的幸福

    全国三八红旗手刘仙以《幸福的村官路》为题,讲述了她19年的村干部经历。

    “没有做不好的事,只有做不好事的人。”2012年5月,刘仙到砚山县稼依镇大稼依社区任职,发现有些村干部在群众中没有威信,难以推进工作。她克服困难,仔细思考担任村干部需具备的条件,“三顾茅庐”重新组建了村领导班子小组。任职期间,她三番五次找领导要项目、自费带领班子成员外出考察学习蔬菜种植、制定社区居民管理公约等等,只为了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。被大家亲切称作“女强人”的她,真真切切地为村民们带来了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
    她说:“当看到我们家乡的蔬菜水果一车一车往外运,看到老百姓家家户户盖新房,看到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,看到各民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,共同团结奋斗、共同繁荣发展,就是我们村干部最大的幸福!”

    一心一意守初心,一师一校一辈子

    “36年来,我之所以能够坚持选择,是因为孩子们需要我。”全国道德模范农加贵以《一心一意守初心 一师一校一辈子》为题作分享。

    1986年,农加贵因家庭贫困,读到高二便辍学回家,后在亲戚的介绍下来到当地一所“麻风村”小学任教,成为这个特殊村落唯一的老师。质朴的村民们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关心着他,一点一滴的小事,农加贵被村民们感动了,决心留下,尽自己所能教好学生,最终成功解决了孩子们的升学读书问题,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上级和同行的认可。

    36年如一日,农加贵一个人支撑起一所学校,送走一届又一届毕业生,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,将自己的青春无私奉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。

    2017年11月,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,农加贵作为“全国道德模范”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,“我这双曾经被亲人、朋友嫌弃的手,却紧紧地被总书记握住了,我留下了幸福的泪水,我相信,这三十多年的坚守是值得的。”

    等不是办法,干才有希望

    “伟大的事业促进了伟大的精神,伟大的精神也支撑着伟大的事业。”西畴县县委常委、常务副县长肖昌菊以《苦熬不如苦干 等不是办法 干才有希望》为题,围绕“聚焦党政推动干”“聚焦干部带头干”“聚焦精神创新干”“聚焦群众主动干”四个方面,介绍了“西畴精神”的内核以及在“西畴精神”影响和带动下西畴县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。

    “山大石头多,出门就爬坡,只见石头不见土,玉米长在石窝窝,春种一大片,秋收一小箩”,是脱贫前西畴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。上个世纪80年代,西畴人民不等不靠、苦干实干,掀起了开山炸石造路的行动,也从此孕育了“搬家不如搬石头,苦熬不如苦干;等不是办法,干才有希望”的西畴精神。在“西畴精神”的引领下,西畴县作为文山州人口较少、地域面积最小,财力最困难的县,率先实现脱贫。

    “西畴精神’蕴含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

    “西畴的事迹可亲可感、可敬可佩,‘西畴精神’蕴含着磅礴的力量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”学校党委副书记谢昌浩围绕“什么是‘西畴精神’”“为什么要学习‘西畴精神’”“向‘西畴精神’学习什么”“如何将‘西畴精神’的学习融入党史学习教育,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工作的动力”四个问题作总结。

    谢昌浩表示,广大党员干部学习“西畴精神”,就是要学习西畴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,只争朝夕,不负韶华;就是要学习西畴人民苦干实干的务实品质,自强自立,埋头苦干;就是要学习西畴人民迎难而上的进取意识,砥砺奋进,久久为功;就是要学习西畴人民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,锐意进取,主动求变;就是要学习西畴人民担当作为的主人翁意识,团结一心,众志成城。

    谢昌浩希望,与会人员以宣讲会为契机,不断深化对新时代“西畴精神”的学习领悟,做好新时代“西畴精神”的学习传达,同时将弘扬新时代“西畴精神”同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,不仅要立足实际、守正创新,有效整合党史教育资源,抓好党史学习教育,更要突出学以致用,将学习教育成果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,确保学校的“十四五”开好局、起好步,奋力开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。

    宣讲结束,学生代表向宣讲团成员献花,与会师生们用掌声向宣讲团成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。会前,师生党员们一起观看了“西畴精神”宣传片《沧桑巨变是干出来的》。宣讲会由学校党委委员、宣传部部长张文华主持。文山州委宣传部副部长、州政府新闻办主任蒋天云主持宣讲环节。

    全体在家校领导,党委委员,全体中层干部,二级党组织书记、副书记,党支部委员,学生党员代表等400余人参加宣讲会。


    Baidu
    map